美元承压,接近年内低点
9月16日,美元指数下跌0.3%,接近8月份的低点。如果跌破这一支撑位,美元将创下自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。根据市场动态,彭博美元指数显示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整体疲软态势已延续数周,尤其是在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宽松政策的预期持续加重的背景下。
交易员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不断攀升,截至目前,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显示,这一概率已经达到58%,较上周五50%的预期略有上升。这一变化源于上周五知名财经媒体的报道,该报道援引分析师指出,美联储很可能在本次会议上采取更加激进的政策。而《华尔街日报》记者Nick Timiraos的分析更是引发市场的广泛讨论,认为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大幅增加。
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策略师Rodrigo Catril在其最新的市场分析中指出:“我们相信美联储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宽松周期,而这对美元将带来持续压力。随着美联储逐步将基金利率调降至中性,甚至低于中性水平,美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下跌。”这也意味着,未来数月内,美元的周期性弱势可能还将加剧。
日元、瑞郎等避险货币表现强势
在美元承压的背景下,日元和瑞郎等避险货币成为最大的赢家。周一,日元兑美元汇率再度攀升,突破了1美元兑140日元的心理关口,创下7月以来的新高。市场普遍押注美日两国的利差将收窄,进一步推动日元走强。
市场的注意力已经开始集中在美联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上,尤其是即将发布的8月零售销售数据。交易员们普遍预计该数据将增长0.2%,远低于7月1%的增速。如果数据低于预期,这将进一步为美联储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措施提供依据。
瑞银分析师指出,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数据的疲弱可能成为推动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前对冲基金经理Jim Cramer也表示:“这是美联储做出决定之前的最后一个重要经济指标,如果数据表现疲软,将直接影响决策层的态度。”
分析师观点分歧,市场前景难测
尽管市场对美元走软的预期较为一致,但部分机构仍持有相对保守的看法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驻新加坡的策略师David Forrester警告称:“虽然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启动宽松周期的风险较为敏感,但我们认为这类风险被高估了。美联储很可能只会降息25个基点,而这可能会带动美元短期内出现反弹。”
类似观点的分析师不在少数,尤其是那些认为市场对美联储的宽松周期过度解读的机构。然而,市场上依然存在支持美元进一步走弱的压倒性观点。根据最新调查结果,大多数分析师预测,到明年同期,欧元、日元、加元和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均将走强。
纽约梅隆银行市场策略师Bob Savag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:“如果美联储在此次会议上出人意料地表现出鸽派态度,美元可能会进一步承压。”然而,市场依然存在不确定性。澳洲联邦银行外汇策略师Kristina Clifton则表示,如果美联储最终没有实现市场预期的鸽派政策,美元在本周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反弹。
技术面:美元的反弹动力与阻力
从技术面看,美元的表现仍然面临压力。近期的动能指标已经转为看跌,表明美元可能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的支撑。尽管如此,市场上依然存在一些技术性反弹的可能性,特别是如果本周的关键经济数据未如市场所预期的疲软,那么美元可能会暂时脱离当前的低位。
其他央行政策前景及其影响
美联储并非本周唯一受到关注的央行。日本央行将于周五召开会议,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维持当前的利率政策不变。然而,分析师认为,这次会议可能为10月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奠定基础。
与此同时,英国央行则将于周四举行会议,市场预期该行可能维持当前5.00%的利率水平不变。不过,部分交易员已经开始押注英国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进一步降息,预计本次会议上该行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为69%。
此外,南非央行和挪威央行也将于本周召开会议。南非央行可能会放松货币政策,而挪威央行则被预计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。
原油与黄金市场反应
在美元疲软及美联储宽松预期的背景下,金价持续走高。现货黄金价格接近2,580美元,逼近历史高点2,585.99美元。这一趋势主要受到较低债券收益率的支撑。此外,由于墨西哥湾约五分之一的原油产量仍然处于停产状态,油价小幅走高。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9美分至每桶71.78美元,美国原油上涨28美分至每桶68.93美元。
总的来看,本周美联储的政策动向无疑将主导市场走势,美元短期内的方向性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行的决策力度。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较大,但如若落空,市场波动可能加剧。交易员需密切关注关键数据及央行会议结果,灵活调整仓位以应对随之而来的波动。
MyFxtops迈投(www.myfxtops.com)-靠谱的外汇跟单社区,免费跟随高手做交易!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,另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迈投财经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
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